公司名稱:必威app登录网址
公司座機:029-86232386
業(ye) 務谘詢:劉經理 18717226959
技術谘詢:查經理 18629579825
公司地址: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鳳城二路海榮翡翠國際城第2幢2單元14層21415號房
公司網址 : www.horibezyuku.com
PCO常用消毒技術
一、疫點消毒
1. 消毒原則
1.1疫點消毒工作應做到“三分開”與(yu) “六消毒”。即“三分開”:分居室,分飲食,分生活用具;“六消毒”:消毒分泌或排泄物,消毒生活用具,消毒雙手,消毒衣被,消毒居室,消毒生活汙水與(yu) 汙物。
1.2疫點消毒時應首選物理的消毒方法;采用化學消毒方法時,要注意選擇“有證合格”的消毒劑。一般情況下不必常規采用噴灑消毒劑的方法對室內(nei) 空氣進行消毒。
1.3選用化學方法消毒時應注意的事項:有效濃度與(yu) 作用時間;被消毒對象麵積或體(ti) 積的測算;足夠的消毒劑使用量(泥土牆 150~300mL/M2,水泥牆、木板牆、石灰牆為(wei) 100mL/M2,地麵200~300mL/M,以濕潤為(wei) 度);易腐蝕的被消毒物品消毒後,應注意用清水洗淨或擦拭。
1.4 應確保相關(guan) 場所的空調係統安全,防止爆發流行。
2. 消毒時限與(yu) 準備工作
2.1消毒時限:城市應在6小時內(nei) ,農(nong) 村應在12小時內(nei) 采取消毒措施(重大公共突發事件2小時內(nei) )。針對醫療機構收治的轉院、出院或死亡的疑似和確診病例應及時進行終末消毒處理。
2.2消毒準備工作:消毒用具、消毒劑、防護用品、各類工作記錄和考核表等。
3. 各種汙染對象的消毒方法
3.1地麵、牆壁、門窗:首先消毒通道,然後進入室內(nei) ,按照先上後下,先左後右的方法,依次進行物體(ti) 表麵噴霧消毒。噴霧消毒可用0.2~0.5%過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為(wei) 1000~2000mg/L的含氯消毒劑溶液。地麵消毒時,先由外向內(nei) 噴霧一次,待室內(nei) 消毒完畢後,再由內(nei) 向外重複噴霧一次。以上消毒處理,作用時間應不少於(yu) 60分鍾。
3.2空氣:一般情況下可采取通風(包括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),也可采用循環風式空氣消毒機進行空氣消毒;無人條件下還可用紫外線對空氣消毒。化學方法消毒。房屋經密閉後,每立方米用 15% 過氧乙酸溶液7mL(即每立方米用純過氧乙酸1克),使用過氧乙酸熏蒸器進行消毒,也可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,底部用裝有適量酒
精的酒精燈加熱蒸發,薰蒸2小時,即可開門窗通風。熏蒸消毒時要注意防火,還要注意過氧乙酸有較強的腐蝕性。對於(yu) 體(ti) 積較大的房屋,密閉後應用2%過氧乙酸溶液按每立方米8mL的量進行氣溶膠噴霧消毒,作用1小時後即可開門窗通風。有人在的情況下可選擇3%的過氧化氫作氣溶膠噴霧空氣消毒,使用量為(wei) 20~40mL/ M,作用 1小時。
3.3衣服、被褥、書(shu) 報、紙張:耐熱、耐濕的紡織品可煮沸消毒30分鍾,或用流通蒸汽消毒30分鍾,或用有效氯為(wei) 250~500mg/L的含氯消毒劑浸泡30分鍾;不耐熱的毛衣、毛毯、被褥、化纖尼龍製品和書(shu) 報、紙張等,可采取過氧乙酸薰蒸消毒。薰蒸消毒時,將欲消毒衣物懸掛室內(nei) (勿堆集一處),密閉門窗,糊好縫隙,每立方米用15%過氧乙酸7mL(1g/M3),放置瓷或玻璃容器中,加熱薰蒸1~2小時。或將被消毒物品置環氧乙烷消毒櫃中,在溫度為(wei) 54℃,相對濕度為(wei) 80%條件下,用環氧乙烷氣體(ti) (800mg/L)消毒 4~6小時;或用高壓滅菌蒸汽進行消毒。
3.4病人排泄物和嘔吐物:對病人的排泄物、分泌物要及時消毒處理。每病床須設置加蓋容器,裝足量1500~2500mg/L有效氯溶液,用作排泄物、分泌物的隨時消毒。將排泄物、分泌物直接放入消毒液中,作用時間為(wei) 30~60分鍾。消毒後可直接倒入病房衛生間。
3.5餐(飲)具:首選煮沸消毒15~30分鍾,或流通蒸汽消毒30分鍾。也可用0.5%過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為(wei) 250~500mg/L含氯消毒劑溶液浸泡 30分鍾後,再用清水洗淨。
3.6食物:瓜果、蔬菜類可用0.2~0.5%過氧乙酸溶液浸泡10分鍾,或用 12毫克/升臭氧水衝(chong) 洗 60~90分鍾。病人的剩餘(yu) 飯菜不可再食用,煮沸 30分鍾,或用20%漂白粉乳劑、有效氯為(wei) 50000mg/L的含氯消毒劑溶液浸泡消毒 2小時後廢棄。也可焚燒處理。
3.7家用物品、家俱:可用0.3~0.5%過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為(wei) 1000~2000mg/L的含氯消毒劑進行浸泡、噴灑或擦洗消毒。
3.8手與(yu) 皮膚:用0.5%碘伏溶液(含有效碘5000mg/L)或0.5%氯己定醇(洗必泰醇)溶液塗擦,作用1~3分鍾。也可用75%乙醇或0.1%苯紮溴銨(新潔爾滅)溶液浸泡1~3分鍾。必要時,用0.2%過氧乙酸溶液浸泡,或用 0.2% 過氧乙酸棉球、紗布塊擦拭。
3.9病人屍體(ti) :對病人的屍體(ti) 用0.5%過氧乙酸溶液或用3000mg/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劑溶液浸濕的布單嚴(yan) 密包裹後盡快火化。
3.10運輸工具:車、船內(nei) 空間,可用0.5%過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為(wei) 10000mg/L的含氯消毒劑溶液噴灑至表麵濕潤,作用60分鍾。密封空間,可用過氧乙酸溶液薰蒸消毒,每立方米用15%過氧乙酸7mL(1g/M3),還可用 2%過氧乙酸進行氣溶膠噴霧,用量為(wei) 8 mL/M3,作用 60分鍾。
3.11垃圾:可燃物質盡量焚燒;也可噴灑10000mg/L有效氯含氯消毒劑溶液,作用 60 分鍾以上。消毒後深埋。
3.12疫點內(nei) 的生活汙水,應盡量集中在缸、桶中進行消毒。每10升汙水加入有效氯為(wei) 10000mL/L的含氯消毒溶液10毫升,或加漂白粉4克。混勻後作用1.5~2小時,餘(yu) 氯為(wei) 4~6 mg/L時即可排放。
4. 終末消毒效果評價(jia) 標準
符合以下全部要求者,可判為(wei) 消毒處理合格:
4.1消毒後消毒對象中不得檢出相應的致病菌。
4.2消毒對象中自然菌的殺滅率應≥90%。
4.3有關(guan) 指標菌殘留菌量,不得超過國家有關(guan) 規定。
二、個(ge) 人防護
1. 一級防護
1.1適用於(yu) 感染性疾病門診的醫務人員,以及對密切接觸者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的疾控人員。
1.2穿工作服、隔離衣(可一次性),戴工作帽和醫用防護口罩。必要時戴手套。
1.3每次接觸病人或密切接觸者後立即進行手清洗和消毒。手消毒用0.3~0.5%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劑(洗必泰醇、新潔爾滅醇、75%酒精等)揉搓 1~3分鍾。
2. 二級防護
2.1適用於(yu) 進入隔離留觀室和專(zhuan) 門病區的醫務人員和疾控人員,接觸從(cong) 病人身上采集的標本、處理其分泌物、排泄物、使用過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屍體(ti) 的相關(guan) 工作人員,轉運病人的醫務人員和司機。
2.2進入隔離留觀室和專(zhuan) 門病區必須戴醫用防護口罩,每4小時更換1次或感潮濕時更換;穿工作服、隔離衣、鞋套或膠鞋,戴手套、工作帽。
2.3每次接觸病人後立即進行手清洗和消毒。手消毒用0.3~0.5%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劑(洗必泰醇、新潔爾滅醇、75%酒精等)揉搓 1~3分鍾。
2.4對病人實施近距離操作時,戴防護眼鏡。
2.5注意呼吸道及粘膜防護。
3. 三級防護
3.1適用於(yu) 為(wei) 病人實施吸痰、氣管切開和氣管插管的醫務人員。
3.2除二級防護外,還應當加戴全麵型呼吸防護器或正壓式頭套。
注:防護用品要求
防護服:符合GB19082-2003《醫用一次性防護服技術要求》,可為(wei) 聯體(ti) 或分體(ti) 式結構,穿脫方便,結合部嚴(yan) 密。袖口、腳踝口應為(wei) 彈性收口,具有良好的防水性、抗靜電性、過濾性效率和無皮膚刺激性。
防護口罩:符合GB19083-2003《醫用防護口罩技術要求》,口罩可分長方型和密合型,應當配有鼻夾,具有良好的表麵抗濕性,對皮膚無刺激,氣流阻力在空氣流量為(wei) 85L/min情況下,吸氣阻力不得超過35mmH2O,濾料的顆粒過濾效率應當不小於(yu) 95%。也可選用符合 N95(型號:1860)或 FFP2標準的防護口罩。
其他:應當滿足實際使用需要。
三、公共場所的消毒
1.消毒原則
1.1公共場所的預防性措施應以清潔為(wei) 主,注意相關(guan) 人員的手衛生;同時注意勤換洗衣物,勤晾曬被褥。
1.2甲型 H1N1流感非流行時的公共場所,平時注意加強通風,保持好環境衛生。
1.3甲型H1N1流感流行時的公共場所除加強通風、保持好環境衛生外,需對重點部位以及人員活動頻繁的室內(nei) 地麵進行消毒。
1.4對特定場所,在特定時間可以進行全方位消毒。也可根據疫情警報的等級采取對應的消毒處理。
2.消毒對象
公共場所是指除公共交通工具以外的《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》第二條規定的所有場所,包括餐館、飯店;商務樓、商場;體(ti) 育場館、文化娛樂(le) 場所;洗浴、理發、美容場所;候診室、候車(機、船)室等。
2.1需要日常消毒的場所和物品 賓館、飯店的床單、被罩、浴巾、毛巾;衛生間的馬桶、浴缸;廚房餐廳的餐飲具、廚具;服務人員的手等以及《公共衛生管理條例》、《學校衛生工作條例》以及相關(guan) 法律、法規中涉及到的需要消毒的物品。對於(yu) 大型公共設施如賓館、商場、超市、
影劇院和會(hui) 議中心等應保證空調係統的供風安全。
2.2需要日常清潔的場所和物品 所有水平的物體(ti) 表麵,例如地板、電梯間、櫃台、桌子、椅子、每天至少使用清洗劑和熱水清潔一次。
2.3不需要針對甲型 H1N1流感消毒的場所和物品,即空氣、牆麵、下水道、書(shu) 報、紙張。
3. 消毒方法
3.1需要消毒的場所和物品應首選物理消毒的方法,無法使用物理方法的,可采用化學的方法。如進行空氣消毒,應選擇連續的物理消毒方法。
3.2所涉及的各類環境、物品消毒參照本方案一(四)進行。
3.3集中式空調係統的清洗、消毒,按衛生部印發的《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係統衛生管理辦法》(衛監督發 [2006]53號)相關(guan) 規定執行。
附件 1:“六步法”標準洗手(圖)
附件 2、個(ge) 人防護用品穿脫順序
個(ge) 人防護用品穿脫順序
一、穿戴順序
1、從(cong) 清潔區進入半汙染區時:洗手→穿工作服或防護服→戴工作帽→戴防護口罩→換工作鞋或穿鞋套。
2、從(cong) 半汙染區進入汙染區時:洗手→戴一次性工作帽→戴一次性外科口罩(戴麵紗口罩時)→戴防護眼鏡→穿隔離衣(或一次性的)→戴手套(工作服或防護服袖口應紮在手套內(nei) )。若為(wei) N95口罩則不需再加戴一次性外科口罩。
二、脫卸順序
1、從(cong) 汙染區進入半汙染區時:清潔消毒雙手(在汙染區)→摘防護眼鏡→摘外層口罩→脫一次性工作帽→摘手套→脫隔離衣。
2、從(cong) 半汙染區進入清潔區時:清潔消毒雙手(在半汙染區)→脫工作服或防護服→摘防護口罩→摘工作帽→摘鞋套→換鞋→清潔消毒洗手(在清潔區)。若為(wei) 帶帽的連體(ti) 防護服則應先摘口罩、鞋套和脫工作鞋(換鞋),再脫防護服(帽),最後清潔消毒洗手(在清潔區)。
![]() | 地址: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鳳城二路海榮翡翠國際城第2幢2單元14層21415號房 |
![]() | 電話:029-86232386 |
![]() | 郵箱:jieyuan-shanxi@foxmail.com |
![]() | 網址:www.horibezyuku.com |
![]() | ![]() |
客服服務號 | 公司公眾號 |